《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在教材编写上着重以下五点:第一,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即仍坚持以介绍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为主,以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作品为主。第二,完全以文体为纲来分编作品。如此选择来观照各类作品,以达到最佳的解读效率。可以说从文体入手,就是直接抓住了阅读、欣赏和写作这个“语文三角”的“重心”,从而使各类作品都各处其位,直观地显示了各类体裁的表达特点。第三,拎出“16个语言要点”作为开启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包括通假字、异体字、破读字、词类活用等等。以这些重点、难点、疑点来将读书和研究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语言关。第四,有示范,有引导。书中有些篇章,有注解,有语言要点分析,有翻译,有赏析,样样俱全,这是做出的一种示范。而书中另一些篇章,只提供了正文和旧注,或仅仅出示了正文。如此安排,为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第五,深入浅出,难易结合。以此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和欣赏的需求。 课程设计理念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本课程。
首先,教材切实可行
《大学语文》课程面对在职成人的学习,在教材编写上注重知识的经典性与可读性,从《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小品、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现当代的白话文小说、戏剧、散文、诗歌,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完成知识的普及与积累。并且在语言和内容编排上规避晦涩与艰深文字,比较浅显,易于理解和掌握。
其次,教育系统布局
《大学语文》网络课程以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编写的现代远程教育教材《大学语文》为蓝本,以原书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经典之作做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将其分为七编,55个精讲单元。每个精讲单元配有“学习目标”、“思考题”、“内容精讲”、“相关资源”和“课程赏析”等模块,使学习者可以比较系统全面地理解文本;同时配有高小方教授的视频讲解,循序渐进地帮助学习。
课程还包含“如何学习文言文”、“如何学习诗歌”两个专题,以及诗词朗诵、吟唱等欣赏片段、戏曲表演片断等,内容翔实、饱满,组织结构清晰、有序,媒体资源丰富、实用。
再次,着力互动学习
为提高远程课程学习效果,《大学语文》网络课程与南京大学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无缝整合,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交流,包括传统的平时定时答疑,课程论坛的建设,教师邮箱的联系,既可以使师生共同参与到某一主题的讨论,也可以发展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同时还提供了检索、管理、笔记等学习工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还通过平时作业来督促学生的学习,学生顺利完成在线的三次的平时作业,才可以获得预约期末考试的资格,加上通知公告的不断更新,督促学员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最后,注重自主探究学习
在学习《大学语文》网络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按照既定学习流程进行课程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从任何章节”选择性地学习、交流,最大程度体现自主学习。同时,每次学习点击“课程学习”进入学习页面,可默认进入学员上次学习完成离开时的单元,最大限度方便学生掌握进度。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学习环境、及时的交流辅导,使远程教学的学习环境更加人性化。并且通过课程视频导入,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结合扩展资源,可以进行探究式学习,与现代大学培养目标相接轨。
学习目标
大学语文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具体来说,以中国文学中部分经典之作的阅读,和一些外国名作的涉猎,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胸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操、高雅的气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仁爱心,以造成完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明晰的判断力和缜密的思考力,以奠定创造力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加厚语文功底,提高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以便今后更好地开拓进取。总之,本门课程的目的是:改善气质,健全人格,丰富智慧,增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