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的阅读人生
 当前位置: 首页-资源基本信息 资源评价评价此资源 
  资源名称
分享我的阅读人生 打开资源  登陆注册
  资源类型 学术讲座
  关 键 词 阅读 书籍
  更新时间 2008年10月17日
  资源简介 陈丹青先生从自身阅读几十年的经历来指导青年学生如何去阅读。
 教师姓名 陈丹青
 性    别
 职    称 教授
 所在院系 自由画家
 电子邮箱 tres@nju.edu.cn
 联系电话 暂无
 通讯地址 南京大学汉口路22号
  教师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并自习绘画。1978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早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巅峰人物。陈丹青於80年代初曾被国中同仁认为是当时最具才华的油画家,甚至直至今日,油画圈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文革後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及文艺界引起很大轰动,持续获得广泛的关注、评论、研究与影响。《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於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年回国后作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之一,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主持“陈丹青工作室”的工作。 2004年末提交了辞去清华美院教授职务的辞职报告。
  陈丹青是80年代在画坛产生较大影响的青年油画家。1980年他创作的《西藏组画》较早开始摆脱俄罗斯—苏联油画对中国油画展的影响,追求用传统西欧油画的写实手法来表达对现代生活、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真实感受。陈丹青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画风细腻,感情真挚,思维敏锐,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摘自《中国油画展280年》画集
  陈丹青的画令人爱看,耐人寻味,是用他的高超的写实手法,真实地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令人百看不厌的境地。——冯法祀(中央美术学院 油画教授)
  人道情感和人格力量是陈丹青艺术中主要的艺术底蕴,这是他本人情感品格的自然体现,浸透了他的自身经历,包含着他对底层人民的深切理解、怜悯和尊重。这种人道情感个人格力量赋予他的作品以辉煌和崇高的意义。
  个展:
  1995 陈丹青,国立国父纪念馆,中国台北
  1998 陈丹青,香港科技大学艺术中心,中国香港
  2000 陈丹青1968-1999素描油画展,中国北京、武汉、沈阳、广州、南京、上海
  群展:
  1977 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1980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国北京
  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展,巴黎春季沙龙,巴黎
  1998 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哥根汉姆博物馆,美国纽约
  2001 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回顾展,伍斯登现代美术馆,比利时
  2002 中国与德国当代艺术对话展,杜依斯堡现代美术馆,德国杜依斯堡
  最初的形象Ⅱ·当代纸上作品展, 艺博画廊,中国上海
  2003 艺术与战争,格拉兹美术馆,奥地利格拉兹
  2004 感觉记忆,艺博画廊,中国上海
  相关著作:
  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
  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
  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
  2004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
  2007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续编》
  2007年出版专栏交谈文章结集《与陈丹青交谈》
  标    签 暂无
  资源大小 147,902.56K
  适用对象 本科
  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目前没有评价
   访问次数:15362   发表评价   评分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最近资源学习用户
121120082
01-31
DG1009021
11-26
最新入库资源
资源好评排行榜
资源访问排行榜
资源推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