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资源名称 |
|
资源类型 |
学术讲座 |
关 键 词 |
拜物 内在逻辑 批判 |
更新时间 |
2007年3月27日 |
资源简介 |
1、拜物教的内在逻辑
拜物教与资本的出现息息相关,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并不注重物的使用,拜物方面表现得
也较少。近代从资本出现以后,资本在社会政治方面表现了强烈的双刃剑的作用。
资本的一个负面作用是它已经超过了资产阶级的控制,反过来以假象控制人,拜物教即是
。拜物教的三个阶段:一是“物”,资本所造的假象是把人造成是主体,但是实际上却变
成物,也即将主体物化;二是“拜”,人积极地参与资本把人物化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一
种共谋;三是“脚”,任何人想要超越的东西,其实都是在资本的范畴之内。拜物教以上
三个方面是一种递进方式的发展。
2、拜物教的批判
唯心派:拜物教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精神的贫乏,解决办法就是个人意识与人类意识矛盾的
联系(布·鲍威尔)。
自然唯物主义:现实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要用抽象的、终极的对人的一般感悟和知识来敲
打现实,让现实向好的发展(费尔巴哈)。
历史唯物主义:在个人、人类即物质中加入了阶级的概念,现在社会是历史中的一个阶段
而已,拜物教不是思想上的拜物,而是社会人类关系上的拜物,其与唯心主义的思想是相
反的(马克思)。 |
|
 |
教师姓名 |
唐正东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授 |
所在院系 |
文学院哲学系 |
电子邮箱 |
tres@nju.edu.cn |
联系电话 |
暂无 |
通讯地址 |
暂无 |
 |
教师简介 |
唐正东,男,1967年8月生,江苏常熟市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11月起任讲师。1993年至1996年期间担任系教学秘书,1996年5月起担任马哲原理教研室主任。1998年3月起任副教授。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进行访问研究。1999年9月起任哲学系副主任。2003年11月任教授。2005年4月任博士生导师。目前兼职: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 |
|
|
|
|
|
 |
|
标 签 |
暂无 |
资源大小 |
211,277.82K |
适用对象 |
本科 |
运行环境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