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传统
 当前位置: 首页-资源基本信息 资源评价评价此资源 
  资源名称
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传统 打开资源  登陆注册
  资源类型 学术讲座
  关 键 词 中国 文学 批评 抒情性 传统
  更新时间 2006年12月30日
  资源简介 一、理论批评
1,文学是什么?--要看是以抒情诗为出发点,还是戏剧为出发点。中国文学是以抒情诗为出发点,那么文学就是诗。那么,诗又是什么?--诗是言志的,诗是言情的,而情与志是相通的。
2,什么是文学家,即什么是诗人?诗人写诗往往是感而后思,思而后激,激而后发的。所以诗人是多感的,是善感的。
3,什么是情?儒家说“情”是“正”,道家说“情”是“真”,而“真”就是“正”,“正”就是“真”,“正”与“真”是相通的。文学批评家认为:诗是源于情的,而那中写无端的情的诗才可以是最好的诗。

二、实践批评
《文心雕龙》与《诗论》是专门用来批评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批评家必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

三、文体批评
用诗来批评文学:论诗诗(即是批评文学,又是文学批评)--绝句;还有用赋、小说等来批评文学。文学批评的原因:20世纪初,大量的外国作品涌入中国,导致文学从传统转换到了现在。文学开始强调思辨和理性,而开始轻视感情,忽略整体。文学批评就是为了批评这种现象。
 教师姓名 张伯伟
 性    别
 职    称 教授
 所在院系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电子邮箱 njuzbw@gmail.com
 联系电话 暂无
 通讯地址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教师简介 张伯伟教授,1959年1月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士(1982)、文学硕士(1984)、文学博士(1989)。历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1992),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特邀研究员(1997),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客座教授(2000—2001),韩国外国语大学校中文系客座教授(2003—2004)。 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

张伯伟教授现任韩国东方诗话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张伯伟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诗学和域外汉籍研究。
  标    签 暂无
  资源大小 194,259.66K
  适用对象 本科
  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目前没有评价
   访问次数:18152   发表评价   评分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最近资源学习用户
jwc
03-22
161130133
03-15
131280019
01-18
DG1408030
08-23
141020021
06-19
101040006
11-02
MG1008058
04-22
最新入库资源
资源好评排行榜
资源访问排行榜
资源推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