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完的《红楼梦》
 当前位置: 首页-资源基本信息 资源评价评价此资源 
  资源名称
读不完的《红楼梦》 打开资源  登陆注册
  资源类型 学术讲座
  关 键 词 读书 红楼梦
  更新时间 2006年12月20日
  资源简介 现代中国尽管佳作如林,名家辈出,但《红楼梦》仍拥有最多的读者、带着最耀眼的光环。从天下无双到世界一流,从历史教材到百科全书,众口一词的赞誉在各类红学著述中随处可见。

尽管《红楼梦》面世不久就有人因拥林拥薛的意见不合,几乎老拳相加;尽管在光绪年间文人士大夫中就已经流传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类的美谈,但《红楼梦》真正获得民族文学经典的崇高地位却是在20世纪,围绕着一部残缺的小说竟然形成一门专学,而且还能与敦煌学、甲骨学一起,并称为现代中国的三大显学,这样的传奇故事也是发生在20世纪。

新红学战胜索隐派,获得主流地位。受其影响,当大家使用各种最动听、最漂亮的词语来赞美《红楼梦》时,胡适却对《红楼梦》作出这样的评价来,着实有些令人吃惊。显然,这些评价会引起争议,有些研究者据此指责胡适缺少审美眼光,见识低下等。但问题如此简单吗?胡适真的是在胡说八道吗?

鲁迅的红学研究是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探讨这一问题,必须先对其小说研究的情况有所了解。 在中国小说研究史上,鲁迅是一位具有开创之功的先驱者,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奠定了其在学术史上的权威地位。自然,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也并非偶然,既与鲁迅个人的兴趣有关,也有时代的际遇因素。

红学研究是随着相关资料的发现而不断发展的。以此抬高鲁迅而贬低胡适、俞平伯,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在戚序本问题上,鲁迅的观点受俞平伯的影响很大,这是必须指出的。因此,在鲁迅如何看待戚序本的问题上,既要给予肯定,又要如实评价,不可过分颂扬,要将其放在当时学术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观照。
 教师姓名 苗怀明
 性    别
 职    称 教授
 所在院系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电子邮箱 tres@nju.edu.cn
 联系电话 暂无
 通讯地址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教师简介 苗怀明,男,1968年生,河南平舆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90),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1999),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2001)。现为本系副教授。

著作有:
  1、《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学述略》,中华书局2005年版
  2、《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风起红楼》,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另在《文学遗产》、《文献》、《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等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中华读书报》、《二十一世纪》、《书品》、《博览群书》、《藏书家》、《散文》等报刊发表随笔、书话等数百篇,其中有多篇被各类报刊转载。
  标    签 暂无
  资源大小 216,897.54K
  适用对象 本科
  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目前没有评价
   访问次数:18460   发表评价   评分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最近资源学习用户
2010050204034
01-18
141070027
04-19
131070079
08-13
MG1301043
04-12
131010063
10-19
DG1302006
04-05
111110032
01-29
111050100
12-21
131010029
09-06
121060045
07-29
MG1008058
04-22
121080020
02-02
最新入库资源
资源好评排行榜
资源访问排行榜
资源推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