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资源名称 |
|
资源类型 |
学术讲座 |
关 键 词 |
药物 发现 进步 |
更新时间 |
2006年12月8日 |
资源简介 |
20世纪我国文化学术界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与认识欠全面,认为要发扬中医, 必须用西医的模式及理论去帮助中医药学。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中医药学无论医、教、研,都借鉴西医的模式,表现出来一个很强的倾向,就是把中医导向西医的评价体系和轨道当中。但由于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西医的模式给中医药学术带来的束缚多于帮助,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一点,今天应该是觉悟的时候了。 |
|
 |
教师姓名 |
徐强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授 |
所在院系 |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 |
电子邮箱 |
tres@nju.edu.cn |
联系电话 |
暂无 |
通讯地址 |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 |
 |
教师简介 |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任岗位:药理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科研方向:免疫病理与免疫药理,分子药理学。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 以疾病机理研究为先导,阐明其病理过程的分子机理,建立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及相应的分子药理学研究体系,为研制具有新作用特点的药物打下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肝炎发病和慢性化进展的机理及新型肝炎治疗药的研究目前肝炎药物中,尚无特异性地抑制或调控肝内免疫应答的药物。本方向拟对免疫性肝损伤发病和进展的 分子机理展开研究,对其免疫病理过程进行药物调控并研制新型肝炎治疗药。
2、 选择性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基础研究从糖皮质激素到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其作用均为非选择性,易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本方向拟对免疫反 应的各个环节进行选择性调控,特别是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其功能,探讨药物作用的构效关系,并从相关 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角度对其选择性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进行研究。
3、 肿瘤转移的机理及其抑制药的研究利用现代药理学、免疫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肿瘤转移的病理过程进行研究;针对若干关键分 子,建立相应的分子药理学研究体系,并从中药及各种生物来源产物中寻找新型肿瘤转移的抑制剂。
|
|
|
|
|
|
 |
|
标 签 |
暂无 |
资源大小 |
167,490.40K |
适用对象 |
本科 |
运行环境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