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资源名称 |
|
资源类型 |
学术讲座 |
关 键 词 |
纳米结构 表征 控制 |
更新时间 |
2006年11月27日 |
资源简介 |
单分子与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控制,是发展单分子科学与纳米科技的重要基础。以扫描隧道显微术(STM)为代表的针对纳米结构和性质的表征方法,是观察和操控纳米世界的“眼睛”和“手”。本报告将显示如何利用STM的“眼睛”和“手”,通过“观察”与“触摸”来确定单分子的构型、取向、内部原子结构和电子态等特征。
主要内容包括:如何“看到”单分子的化学键;怎样确定单分子的吸附取向;单分子的高分辨“透视术”;量子电容VS经典电容;无序对量子尺寸效应的抑制;借“STM之手”制造分子器件。 |
|
 |
教师姓名 |
侯建国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授 |
所在院系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电子邮箱 |
tres@nju.edu.cn |
联系电话 |
暂无 |
通讯地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教师简介 |
侯建国,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生,福建人。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前苏联科学院晶体学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俄岗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理工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一九九五年起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基础物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理化科学中心主任等职。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八十多篇,在半导体分形晶化、新型C60超导体,纳米结构与物理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新的分形晶化机制,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年);在国际上首次生长出高质量的K3C60单晶超导体,对其正常态和超导态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Nature》、《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并被广泛引用;利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确定了C60单分子在Si表面的吸附取向,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八十多篇,在半导体分形晶化、新型C60超导体,纳米结构与物理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新的分形晶化机制,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年);在国际上首次生长出高质量的K3C60单晶超导体,对其正常态和超导态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Nature》、《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并被广泛引用;利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确定了C60单分子在Si表面的吸附取向,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侯建国教授还兼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表面物理分会副主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
|
|
|
|
|
 |
|
标 签 |
暂无 |
资源大小 |
124,687.81K |
适用对象 |
本科 |
运行环境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