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资源基本信息 资源评价评价此资源 
  资源名称
我的数学生活 打开资源  登陆注册
  资源类型 学术讲座
  关 键 词 陈省身 数学 几何
  更新时间 2006年10月9日
  资源简介 陈省身先生首先谈到,他此次南大之行缘于他的第一位研究生导师孙光远先生曾任教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在姜立夫、孙光远、杨武之等名师的指导下,他走上了数学研究之路,成为中国第一位数学硕士,并把数学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他在谈到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一对曲线的问题》时,还提醒同学们这一领域尚有很多工作可做,建议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参阅有关学者的著作。

陈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学习数学、研究数学之路时,特别谈到自己的一次重大选择——放弃留在德国汉堡大学研究代数数论的好机会,来到法国巴黎大学追随几何学大师嘉当教授,从事微分方程的学习和研究。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大范围微分几何的研究,完成了包括为高维的高斯—邦内公式做出新证明、创立 “陈类”理论等多项工作,对整个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先生谈到,数学和物理虽然研究的领域不同,但在很多方面却是相通的。数学之美,在于一个数学家应当了解什么是好的数学,什么是不好的或不太好的数学。有些数学是有开创性的,有发展前途的,这就是好的数学。数学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简洁。陈先生特别强调要加强应用数学研究。应用数学因为其对象的复杂多样,要做好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但只有加强应用研究,数学的魅力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他也曾举例说,如果没有数学运用于天体运动的运算,我们就不可能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样的事实。

陈先生在介绍几何学的发展中,还向大家穿插解释了几何学中“群”“纤维素”等概念,介绍了布拉施克、嘉当教授、嘉当教授、韦伊教授等数学大师对二十世纪几何学发展的重要贡献,对于自己的成就却是一带而过,让人感受到他的谦逊和随和。他也不忘时时指点广大同学哪些方面可做研究,最近这方面又有什么进展等,表现出对年青一代在数学领域有所成就的殷殷期盼之情。

在回答同学有关怎么面对数学研究中的挫折等问题时,他笑称自己“无太大野心,亦无太大挫折”,走上数学研究之路一方面是对数学真正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是“自己其他方面不行”。事实上,独立的个性、对事业的执着是陈先生成功的要诀。他勉励同学们,工作有成就,运气有关系,但运气也要靠辛勤工作来获得。
 教师姓名 陈省身
 性    别
 职    称 教授
 所在院系 南开大学
 电子邮箱 tres@nju.edu.cn
 联系电话 暂无
 通讯地址 暂无
  教师简介 陈省身于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其后赴德国汉堡大学深造。他曾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建原中央研究院数学所、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南开数学研究所。  

陈省身开创并领导着整体微分几何、纤维丛微分几何、“陈省身示性类”等领域的研究。他是唯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

2000年,陈省身定居南开大学,被天津市授予永久居留权。他现为南开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殚精竭虑地为把中国建成数学大国贡献了毕生心血。

2004年12月3日19时14分,国际数学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南开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省身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
  标    签 暂无
  资源大小 130,184.16K
  适用对象 本科
  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评价人 评价日期评分
mg1021007那次讲座我没认真听,现在看来,那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2010-9-21优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 1/1页
   访问次数:21455   发表评价   评分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最近资源学习用户
jwc
06-13
DG1521006
03-16
1606608
07-18
111110032
07-09
131160027
05-02
DG1321012
01-15
131160043
05-28
111130102
05-26
141070027
04-10
131170061
01-09
GND003877
01-06
system
12-29
最新入库资源
资源好评排行榜
资源访问排行榜
资源推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