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资源名称 |
|
资源类型 |
网络课程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更新时间 |
2006年9月20日 |
资源简介 |
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单机系统的内部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主要从寄存器传送级以上层来讲述单机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联系,包括数据的内部表示及其运算、指令系统的一般构成、数据通路和指令控制流程、控制器的设计、微程序设计原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总线互连、中断和输入输出组织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组成方法及相互关系,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计算机结构,弄清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接口界面,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具体来说,就是:
(1) 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对计算机系统的外部特性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即:清楚知道利用计算机能做什么?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职能是什么?
(2) 从系统程序设计者角度对计算机的指令集体系结构有所了解。即:知道如何设计指令集,包括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的类型、操作码的编码、数据格式等的设计。
(3) 从硬件系统设计者角度对计算机系统的内部特性有所了解。即:知道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各功能部件的组织结构及其相互间的互连方式。包括如何设计CPU和ALU?如何构成一个低成本的高速大容量的层次化存储体系?如何实现各类外部设备与CPU或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机制?
(4) 了解当代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中所用的各种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该课程的先行课程是“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背景知识:具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布尔代数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庞杂、抽象、所学内容前后连贯性强,并且覆盖范围广。因而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抓住重点,从一台整机出发,把所学的知识点定位到计算机系统中的对应位置,从而建立前后知识点的关联,并逐步形成该课程的整体内容框架结构。
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所以采用在线教学课堂、网上答疑及辅助教学和课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线教学课堂上主要讲述主干内容和难懂的部分;网上答疑及辅助教学通过提供课程讲义、大量的自测题和习题解答、参考资料等,让学生在在线教学课堂之外,得到更多的辅助学习的机会,以巩固和加深在线课堂所学的内容。 |
|
|
教师姓名 |
袁春风 |
性 别 |
女 |
职 称 |
教授 |
所在院系 |
网络教育学院数字媒体技术 |
电子邮箱 |
ycf@nju.edu.cn |
联系电话 |
025-83688660 |
通讯地址 |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
教师简介 |
1963年生,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硕士学位,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媒体文档处理、远程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Web信息检索与本文挖掘技术等。现任计算机系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曾担任过《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互连网应用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别是从1990年以来,一直担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主讲教师,因此,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作为主要编著者编写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教材,该教材于2001年9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近几年江苏省多个高校使用了该教材。协作主持的《计算机系统与设计》获2004年江苏省优秀课程群奖,主讲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其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此外,还参加编写了有关多媒体处理方面的书籍和教材4本,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南京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另外,还曾获首届“松下杯”网络课件大赛一等奖,以及南京大学各项教学奖励多次。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多项教改项目,包括: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中“作业与考试管理工具--自动批改技术”专题,江苏省教育厅首批批准的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南京大学创建高水平大学“985”工程 “南京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课程建设” 项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项目“南京大学地球科学数字博物馆”、以及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 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科研方面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江苏省优秀软件一等奖1次,南京大学首届航天科技奖励金,以及南京大学青年奖教金多次。
|
|
|
|
|
|
|
|
标 签 |
暂无 |
资源大小 |
链接 |
适用对象 |
本科 |
运行环境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