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年
 当前位置: 首页-资源基本信息 资源评价评价此资源 
  资源名称
爱因斯坦年 打开资源  登陆注册
  资源类型 学术讲座
  关 键 词 爱因斯坦 诺贝尔 物理学
  更新时间 2006年11月27日
  资源简介 20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也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陆埮院士报告以爱因斯坦的主要成果和与诺贝尔奖的关系为主线,回顾了上一个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介绍了物理学与数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的交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社会需求的推动,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互动关系,讨论了物理学及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作为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理念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且对物理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教师姓名 陆埮
 性    别
 职    称 教授
 所在院系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电子邮箱 tres@nju.edu.cn
 联系电话 暂无
 通讯地址 南京市北京西路2号紫金山天文台
  教师简介 陆埮,男,1932年出生,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埮院士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已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引用和好评。培养学生的成才率、优才率非常高,并建立了一支有很好国际影响的高能天体物理科研队伍。他和他的学生,在伽玛射线暴余辉刚发现不久就研究并发现了一些伽玛射线暴具有星风环境或致密介质环境,有力地支持了伽玛射线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塌缩的观点;并且克服了前人理论模型只适用于极端相对论情形的缺点,提出了伽玛射线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的统一模型,可描述从早期极端相对论到晚期非相对论阶段的整个演化过程;另外,早在1984年他和他的学生发现,夸克非轻子弱过程对奇异星的径向振荡有非常强的阻尼效应,表明奇异物质的体粘滞性比普通核物质要高许多个量级,是奇异物质最重要的动力学特征之一;在研究脉冲星辐射时,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代参数”新概念,可以作为脉冲星的一个新的特征量。

1978年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同时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1999年度获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2002年获教育部科技一等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伽玛射线暴余辉和能源机制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际上,正好新一代观测伽玛射线暴的Swift卫星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升空,这也标志着BeppoSAX时代的结束,Swift时代即将开始。陆埮院士领导的研究群体计划将研究工作向如下三个方向纵深发展:
1. 研究短暴,研究占总伽玛射线暴约四分之一的短暴,以及伽玛射线暴极早期的环境性质,这是几乎还完全没有被认识而Swift卫星将能开辟的新领域。
2. 对伽玛射线暴与相关现象的关联,特别是对与X射线闪、富X射线伽玛暴等相关现象的关联,综合进行研究,试图给出统一模型。
3. 跨出更大步子,试图在宇宙学上寻找新的突破点,特别是利用伽玛射线暴在探索高红移区域的优势,研究宇宙学上第一代恒星形成的焦点问题。
  标    签 暂无
  资源大小 201,060.10K
  适用对象 本科
  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评价人 评价日期评分
浏览者我也一直认为能量是不守恒的 2010-4-24一般
浏览者我也一直认为能量是不守恒的 2010-4-24一般
浏览者其实我一直坚守我的信念,相对论是个错误 2010-4-24一般
浏览者其实我一直坚守我的信念,相对论是个错误 2010-4-24优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 1/1页
   访问次数:19328   发表评价   评分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最近资源学习用户
MG1422023
03-04
121120082
01-30
141210033
10-06
GND003877
01-16
111190081
04-20
111120084
05-14
最新入库资源
资源好评排行榜
资源访问排行榜
资源推荐排行榜